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  徐盛聽姜維這么說,忽然想起了諸葛瑾的預言!在當時,他還不相信,一個不服,兩個不忿,口出狂言,要與漢軍決一死戰,可現在呢,他卻失敗被俘,丟了秭歸!

  秭歸,對于孫權守住荊州來說,至關重要,一旦丟失,漢軍便可順流而下,長驅直入,江陵恐怕也保不住了!尤其是徐盛在秭歸葬送了三萬吳軍精銳(丁奉所部也算在其內),孫權幾乎已經無兵可用,還拿什么來守城?

  那么,襄陽還有指望嗎?沒有!駐守襄陽的,是凌統率領的一萬江夏軍,還有五千江夏水軍,這么點部隊,能抵擋漢軍多久?況且,漢軍有消滅東吳之意,拿下江陵以后,必然東進烏林,直逼夏口,那就等于切斷了襄陽吳軍的后路,他們便陷入荊州,而無法逃脫了!

  凌統困守襄陽,時間一久,內無糧草,外無援兵,破城只是早晚的事,到時候,整個東吳所有精銳損失殆盡,漢軍再去攻打江東,必勢如破竹,摧枯拉朽,一蹴而就,已歷三世的江東基業,就算徹底玩完了,孫權是死是活,都很難說!

  想到這里,徐盛揪心不已,痛悔難當,覺得自己無顏面對孫權,更是沒臉面茍活于世,求死之心,愈發強烈,竟激動地掙扎起來,試圖擺脫束縛,一頭撞死當場!

  漢軍士兵們哪能讓他輕易得逞,發覺不對,連忙幾個人用力強行按住了他,使徐盛動彈不得!這種求生不能求死不得的尷尬境遇,令徐盛無力反抗,不禁絕望不已,仰天哀嚎,甚至落下了悔恨的淚水!

  “汝可知,敗于何處耶?”姜維眼見于此,暗暗嘆了口氣,隨即向徐盛提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,讓他反思一下,自己的失敗,究竟是如何造成的!

  聞聽此問,徐盛激動的情緒,稍稍平復,頭腦中立刻便有了清晰的答案,自己的失敗,就是因為兩點原因:上天不佑,突降大雨;百姓叛亂,倒戈相向!

  倘若沒有下雨,吳軍便可用飛火流星,在巫峽山間,阻截漢軍,他們的艦炮,根本夠不著山頂,只有挨打的份,就算最終沖出峽口,也將損失慘重,吳軍水師再乘勢迎擊,必殲敵于江上!

  同樣的道理,如果秭歸百姓沒有在戰局的關鍵時刻出來添亂,吳軍也不是沒有勝算!巷戰狹窄,難以展開,誰勝誰負,還說不定呢!因此,吳軍不是敗于漢軍,而是敗在了百姓手中!

  換言之,漢軍之勝,勝在天時地利人和,全部占盡;而吳軍之敗,敗在天時地利人和,一頭不占!可問題是,為什么呢?為什么上天偏偏眷顧漢軍?為什么老百姓支持漢軍,幫他們來打吳軍?這個核心的原因,才是失敗的關鍵!

  “不知……愿聽將軍賜教!”徐盛心中,也是百思不得其解,找不到答案,于是便請姜維指點迷津!這也確實是他急于想弄清楚的關鍵問題,就算敗了,也要敗個明白啊!

  “漢王順天應民,乃真王者也!孫仲謀等,華而不實,無蒼生之念,天不眷佑,民不持之,如冢中枯骨,必敗耳!將軍為此庸主,舍生取義,只求一死,敢問,義在何處焉!”姜維沒有猶豫,直接揭曉了答案,并以嚴厲的口吻,批評了徐盛的愚蠢行徑!

  “這……唉……”徐盛被姜維懟了個啞口無言,長嘆一聲,徹底沒話可說了!

  可不是么!早就聽說漢王劉緯,是個一心為民的仁慈之主,在他治下,國泰民安,富庶繁榮,無饑寒交迫之困,無貪官污吏之害,百姓衣食飽暖,民心向善,理想國度,令人艷羨!這是孫權,能與之相媲美的嗎?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