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
关灯
   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
  路君庭中舉的消息傳開后不久,何家收到三郎的信,同樣是一件大喜事。

  三郎中秀才了。

  大胤朝的秀才分三等,均能免除雜役,見知縣不跪,犯罪不能隨意用刑等。

  第一等廩生,每月大胤朝會發給糧食,讓其安心讀書。

  第二等增生,與第三等附生,都是只有免除雜役,見知縣不跪,犯罪不能隨意用刑等“特權”,并無糧食補貼。

  雖熱三郎的名次并不靠前,只是最低級的“附生”,但對于一個從東州平安縣后山村這樣一個小山村出來的“山娃”來說,已經是難能可貴了。

  鳳城藏龍臥虎,人才濟濟,國子監更是神童輩出,三郎能在鳳城考試中秀才,實屬超出了國子監先生們的意料。

  即使三郎夠刻苦努力,只是鳳城從來不缺努力的年輕人。

  國子監的先生們原本以為,三郎只是曾經跟著老童生讀書,認識一些字,要想中秀才,輕則也需要再過個兩三年,誰曾想他竟然初次就考中了。

  對此,溫時與暗中得意。

  溫時與是舉人出身,自從作了何郡主的弟弟何三郎的伴讀后,他雖名為伴讀,其實肩負起了“先生”的職責。

  國子監的先生們固然是才高八斗,不是他一個小小的舉人所能夠望其項背的,但他們也不可能像溫時與一樣,與學生同進同出,后來快考試的幾個月,更是同吃同住。

  三郎在他的因材施教下,學識突飛猛進。

  溫時與又通讀了鳳城二十年內院試考秀才的所有題目,讓三郎根據題目,寫了上百篇的文章,然后他加以潤色,修改,指點。

  甚至連鄉試的題目,也讓三郎做了幾篇。

  院試題目相對鄉試,會試,簡直是小兒科。

  經過“應試教育”的三郎,在開考拿到試卷,看到題目后,一氣呵成。

  何田田送給三郎的賀禮,是兩塊徽墨。

  這是她游歷四方,在一個名“徽”的小國家得來的。

  徽墨落紙如漆,色澤黑潤,經久不褪,紙筆不膠,豐肌膩理,有萬載存真的美譽。

  三郎此刻坐在書案前,怔怔地看著大姐送的徽墨,——以及徽墨旁邊的歙硯。

  歙硯石質堅韌潤密,紋理美麗,發墨如油,被譽為“金聲而玉德”。

  好墨配好硯。

上一章 返回目录 下一页